发现没有?越来越多人的手机“哑”了。不是不能出声,而是被它的主人硬生生摁成了静音或振动状态。
人就是奇怪的生物。如果手机没有声音,哪怕音量小一点,都会觉得不“安全”,是要维修的。但是,音量正常,他又要不断调控,更新铃声版本,调整音量强弱……人的控制欲,在对待手机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资料图)
人们最早使用手机时,多是保持它的正常出厂状态的。有的人,明明没有人找他,也会把手机整出来电的各种声响,制造日理万“机”的幻象。前些年,许多正式会议在开始前,会专门发通知,提示会议期间,请将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状态、飞行模式。有的更狠,直接要求关机,或者不让带手机。
现在,你在一个会场,还会听到此起彼伏的手铃声吗?我的一位朋友在机关供职,他说他们那里的会议室,已经N多年没有听到一次手机铃声响起。某日,一个角落里突然手机铃声大作,恰如平地一声雷,所有与会者都转身、寻声,如临大敌——好有戏剧感的一幕。
不过,今天的公众场合,比如候车室、车厢、店堂、候诊区,往往还是铃声依旧。人在陌生环境里,少了一些顾忌,也没那么严格要求自己。或者说,不装了;或者说,露馅了。
静音(或振动、飞行)模式的选择,与人的年龄、性别、职位、学历、性格等关联不大,更多只是喜好,只是习惯。手机的静音模式与人的静音模式是迥然不同的。人的闭嘴沉默,往往是不想说、不能说、不必说,是成熟或城府的表现。
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让手机切换为静音?理由大同小异:铃声太烦,手机成为日用品之后,各路来电来信的提示声音,让人每每有如接线员一般的忙乱。听人讲话或与人聊天时,手机突发声响,也有失礼仪。骚扰电话、短信太多,无声可以有效略过那些不熟悉、无备注、不在通讯录里的“不速之客”……
一位常年手机静音的朋友,跨界教育和传媒,他把自己的动机描述得很有诗意,很有哲理:人多时怕吵着别人,一个人时怕吵着自己。
铃声,对在场的人是骚扰。噤声,对拨打的对方礼貌吗?如今,第一时间接或被接电话,往往全靠缘分(运气)。我的一位80后好友,自有高见:静音都是在工作场所,目的是不被打断、打搅,因为手机另一端的人不能预知你的状态,不像当面找你,探头一看,发现你在忙,可以等会儿再来。
我家小子在国外留学,平常与他联系多半是微信,常有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差”。一次当面问他何故,他淡定坦然:手机全天候静音,只有点了外卖之后的半小时才开放声音,等小哥的电话。
播音主持界的一位年轻圈友,同事多半时间都找不到他。他私下解释,我是手机的主人,通过手机找我,肯定要等我决定回复或不回复。不想接那些临时的紧急活儿,一着急自己也容易不在状态。当然,自己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解除静音,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接听,也会随时接听合作伙伴的电话。
无声,是对喧嚣世界的隐忍,还是抗争?是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妥协,还是进步?或许,无声胜有声,手机就是一种见证。
标签:
发现没有?越来越多人的手机“哑”了。不是不能出声,而是被它的主人硬生生摁成了静音或振动状态。人就...
本版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勉3月25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友朋文化”视频号线上直播。直播中,...
本版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统筹 林艳张彬强子二次北漂时从成都出发电视剧《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剧照叶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谷雨前,正是上好的径山茶展现最美妙滋味的时刻。4月17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4月16日、17日晚,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剧展演的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