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镇,两位穿着汉服的女子正在赏花。赵永涛摄(人民图片)
《2023清明奇妙游》中的舞蹈《洛水伊人》剧照。河南卫视供图
仲春暮春之交,又是一年清明。
(相关资料图)
作为节气,清明是时令的标志,是古时指导农耕生产的重要节点。作为节日,清明是轮回的交点,人们悼念先祖,追思先贤,更追寻生机,踏青春游。
从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的清明节气,到形成于唐代的清明节日,再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延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有哪些流变与发展?当代青年如何度过这一既庄严肃穆又生机活跃的传统节日?
在节目中体味文化意蕴
“无意中刷到《陇上踏歌行》片段,当时就觉得很惊艳。舞蹈艺术与清明时节田间地头的忙碌景象相融合,让观众透过节目窥探古老的农耕文化,理解中华民族从何而来。”网友“暮雪”说。河南卫视去年推出的《2022清明奇妙游》引发大量讨论,仅在微博平台,话题#清明奇妙游#就产生了2亿次阅读量。
今年4月4日“上新”的《2023清明奇妙游》,则带领观众置身一个个“元宇宙”,走进魏晋、唐、宋等不同时代,重温与清明有关的历史文化典故,体味清明节独特的情感意蕴。
《2023清明奇妙游》总导演路红莉说,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该节目通过多种样式,讲述了清明节的节气概念和人文风俗,传递了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和价值观。
“以前对清明节了解不多,以为只有祭祖这种比较严肃庄重的习俗。”95后观众胡安冉表示,通过《清明奇妙游》系列节目,自己逐渐了解了清明节背后丰富的习俗传统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电视节目以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文化为主题,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传递中华文化之美。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节目通过编排和演绎形式的创新,萃取清明等传统节日的相关视觉符号与意象意境,借助故事化叙事、多样化视听化语言实现情感激发,激活观众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价值认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分析认为,这类节目还常常借助社交媒体和各类视频平台,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主动参与,实现节目的“刷屏式”传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
穿着汉服踏青赏花
飘然流光、优雅若仙的汉服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新国潮”,成为了众多“同袍”踏青春游时的必备。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汉服消费者以中青年为主,4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超过八成,其中27至39岁消费者占62.7%。同时,52.7%的受访者表示会在传统节日穿着汉服。
国风爱好者田王佳玥说:“清明时节,天清气明的气候和踏青赏花的场景,本身就非常适合穿着汉服。草色青绿,繁花盛开,穿着‘轻纱广袖’漫步其间,照片内外皆是风景,十分浪漫。”
“中国是‘衣冠礼仪之邦’,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有利于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使其服务于今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说。
随着汉服热升温,汉服相关活动也不断“破圈”。
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来趣宋潮”踏春大巡游活动组织了30个巡游方阵,5辆花车,有近千人参与。市民与巡游队伍亲密接触,热情互动,在春日里展开一幅宋风宋韵、宋装宋景、踏春水陆的多彩画卷。
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光谷第二届中外高层次人才赏樱交流活动上,来自英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外国友人穿上汉服,共赏樱花。湖北科艾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克说:“很高兴能够体验汉族传统服饰。穿着汉服赏美景,更能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理解。”
在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已举办5届的“汉服花朝节”活动,每年都会吸引20余万人共赏巡游雅集之美,受到全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一些客户会约在汉服活动当天进行拍摄,先拍摄,后参加活动,既留下美美的照片,又能亲身体验汉服文化,一举两得。”汉服摄影师马天星说。马天星自己也是一名接触汉服圈十多年的汉服爱好者,看到现在这么多人在传统节日穿着汉服,她感到非常欣喜。马天星告诉记者,清明节前后,踏青赏花主题的拍摄预约十分火爆,一方面是因为汉服照有一定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穿着汉服来踏青”能够给参与者带来节日的仪式感。
传统美食受到青睐
抹茶牛奶青团、咸蛋黄流沙爆珠青团、栗蓉芝士青团、肥汁米线青团……打开外卖APP,清明节传统美食青团融合各色创新馅料,迅速成为抓住年轻人胃口的“热销单品”。
“青团从名称、颜色到口感,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感觉。”喜爱户外露营的李昊对记者说,近年来,青团已经成为自己和朋友们在春天露营时的必备糕点。“在传统节日品尝创新口味的中式糕点,这种感觉很独特。”
在口味创新的同时,青团的食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各大饮品、甜品品牌将青团与奶茶、麻薯、欧包“跨界”组合,吸引了诸多喜爱尝鲜的年轻消费者,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种草”经历。叮咚买菜今年推出的“一日五餐”青团系列商品:榴莲千层青团、燕麦拿铁青团、龙井虾仁青团、一口青梅青团等,覆盖早午晚餐、下午茶、露营野餐等多样化消费场景。
据悉,自3月初开始,叮咚买菜的青团就迎来了销售高峰,一天能卖出1.3万多份青团。
叮咚买菜预制菜负责人表示,以青团、八宝饭、粽子等承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美食为发力点,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传统饮食文化的优势,同时也通过产品创新,打动和收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云祭扫”缅怀英烈
变化的是过节的一些形式,不变的是清明带给我们的浓厚温情。
从孟浩然的“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到高翥的“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再到今人在《清明》歌曲中所唱的“唯有思念寄在春深更深处”,清明节慎终追远的幽思从古至今,绵延不绝。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祭奠先祖、缅怀英烈、追思故人的方式也越发多元。
自2021年清明节起,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联合媒体推出了《鲜花献英烈》融媒体交互产品。其中,2022年的《鲜花献英烈》2.0版上线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30分钟阅读量即达到“10万+”,献花量超过15万,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打开中华英烈网的清明祭英烈页面,可以看到红旗飘扬,白色的和平鸽从烈士群像前缓缓飞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之下更显庄严肃穆。网友们可以点击互动按钮了解英雄事迹,向英烈鞠躬、献花并留言。截至3月30日,参与今年献花活动的网友已达1289万人次。
“学习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缅怀英烈事迹,奋进伟大征程”……网友们如是写道。“云献花”“云祭扫”不仅让先辈的事迹得以铭记,也让今人在怀念中获得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标签:
澎湃新闻记者钱雪儿在西北,即便是春意也是凛冽的。2023年春,作家韩松落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春山夜行》...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镇,两位穿着汉服的女子正在赏花。赵永涛摄(人民图片)《2023清明奇妙游》中...
澎湃新闻记者杨偲婷“上海出品”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自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收视率与话题度齐...
傍晚的杭州下沙大学城人流如织,各色叫卖声此起彼伏。暮色深处,一辆卖包子的小推车氤氲起轻烟。寸头金...
也许是之前《扬名立万》收获不错口碑的案例给了行业不少信心,这些年剧本杀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