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环球观天下!鲁绣:低迷中如何开出花来

  • 2023-03-19 12:03:06 来源: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记者 王臻儒刺绣,古称针绣,以针引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造图案。刺绣历经数千年历史,携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中国刺绣多以地方简称命名,结合各地风土人情,开出不一样的花朵。

山东地区的名绣当数鲁绣。作为有史可证最古老的绣种,鲁绣在发展中吸收了山东人民豪迈大气的个性,以粗中有细、大开大合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刺绣的独特一支。然而,鲁绣经历漫长的发展低迷期,目前面临知名度低、从业人员少等问题。留住鲁绣,发扬鲁绣,让它从低迷中开出花来,需要新的努力。

“齐纨”“鲁缟”


(资料图片)

文献中最早的绣种

在故宫博物院,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明代鲁绣作品《文昌出行图》《芙蓉双鸭图》,图案用双丝捻五彩丝线绣制,利用类似国画的晕色手法绣制,以针代笔,层层晕染,风格与江南苏绣的细丝淡彩截然不同,体现出鲁绣朴素苍劲的特征。

春秋时期,鲁绣就已兴起,史称“齐纨”“鲁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丝和棉是鲁绣的主要材质,也是这项技艺在齐鲁地区绵延至今的优势。棉线富有肌理感,丝线色泽度高,共同构成了鲁绣发展壮大的基础。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棉、丝产地,《史记》中“齐鲁千亩桑麻”的景象,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秦汉时期,齐鲁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棉、丝产区,手工刺绣工艺相当普及,甚至已经出现了专于绣工的“服官”。《汉书》记载,“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山东地区绣业的繁荣可见一斑。明清时期,随着运河疏通,沿岸纺织业发展活跃,鲁绣出现产业化发展。

经过发展,现代鲁绣已有与众不同的亮点。站在一幅鲁绣作品前,扑面而来的是独具齐鲁特色的鲜明和大气。线与布,刺绣最基本的组成材料,在鲁绣艺人手中,勾画出山东人刚直、豪爽与大气的性格。

鲁绣中的“衣线绣”是最直观的例子,刺绣时采用加捻的双股丝线,所织纹样不仅具有装饰性,也更结实耐磨。鲁绣之所以选取结实耐用的绣线,是山东人对绣品实用性的注重,不少手艺人在绣制图案时会加捻丝线,确保丝线强韧耐磨、不易断裂。正因如此,鲁绣工艺所做的图案呈现粗犷、淳厚之感。在绣地材料的选择上,传统鲁绣选择色调偏暗的颜色作为图案的背景,借此烘托明亮华丽的纹饰,一明一暗,强烈的颜色对比展现出鲁绣质朴华丽的风格。

鲁绣作品的整体布局以“大气”为主,构图排布大开大合。鲁绣常见的传统水墨画题材,就以绣线为载体,将国画的运笔浓淡呈现出来,远观与画笔绘就的图案无差,气势恢宏,磅礴壮观。

与“四大名绣”相比

亦不落下风

采料,落稿,上绷,落针,这是完成一幅鲁绣作品的基本工序,也是鲁绣“90后”传承人朱益萱的日常。在她的母亲、第四代鲁绣传承人戎玉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朱益萱与鲁绣结缘二十多年。在她看来,鲁绣艺术博大精深,是一门越探究越有趣的学问。

完成一幅鲁绣作品,关键要沉心静气。敲定图案后,运用不同的针法进行绣制。丝线的粗细决定了纹样的风格。丝线可以劈为双丝、四丝等偶数细度,丝线越细,图案越细腻。劈线足可见一个人在刺绣方面的基本功,手艺精湛的甚至可以劈出十六丝、三十二丝。

在绣制人物的头发、动物身体的绒毛时,则要用到“发丝绣”——一种由鲁绣大师独创的绣法。“南方刺绣有很多‘发绣’,但将头发与生丝结合的‘发丝绣’,山东是独一份。”朱益萱介绍。“发丝绣”兼具头发和生丝优点,既能突出线条的真实毛流感,又可满足多彩的颜色需求,是鲁绣大师们近几十年来的创新亮点。

鲁绣流传至今,已经发展出上千种针法,在一幅作品中,多种针法结合不同色彩灵活运用,给人以精细的感受。绣制水墨画中的远山和云雾,不能遵循基础绣法中“绣实绣密”的原则,转而利用虚针体现远处的朦胧感;绣松枝也有前实后虚的要求,此时针法不变,只需换一个相似颜色,做出虚实渐进之感。“刺绣没有定式,每个部分怎么落针,都要专门分析。”针法和颜色根据所绣制的物体而进行转化,粗中带细,更显画面灵动细腻。

作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刺绣艺术,鲁绣在沿袭过程中博采众长,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四大名绣”相比亦不落下风。远远望去,鲁绣工艺绣出的水墨画与真画无差,近看又因针法和颜色的细腻而富有精细之感。朱益萱在济南百花洲的鲁绣工作室里,听到游客所说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想到鲁绣如此清新雅致”。

遗憾的是,不少山东人熟知“四大名绣”,鲁绣作为本土工艺,却鲜为人知。见证过鲁绣鼎盛和辉煌的人,无不为鲁绣持续低迷而感到惋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鲁绣要打响知名度,必须从苏绣、蜀绣等名绣的火热势头中借鉴经验。以苏绣为例,在最初打响名声后,当地学校开设专业,培养专职刺绣人才,从业人数增多,逐渐探索出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术业有专攻”同样是地方绣业长盛不衰的法宝,朱益萱介绍:“刺绣老师的功底好,但绣的内容抓不住人心,也难以为继;专业设计师不会刺绣,但在创作图案时有灵感,二者结合,做刺绣的队伍周转起来了,也就愈发壮大了。”

如何解决

“学习周期长,市场效益低”

鲁绣的一针一线直观体现了山东刺绣的精美技艺与历史底蕴,留住鲁绣,就是留住齐鲁文化的符号;发扬鲁绣,就是发扬齐鲁文化的精华。

从目前的传承情况来看,鲁绣一直面临“断代”危机。朱益萱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目前仍近乎“独苗”状态,大部分鲁绣大师年龄与戎玉蕊相仿。事实上,很多人对刺绣这门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鲁绣传承本不该为生源发愁。然而,纵使有数百人同时学习,最终能顺利出师的也不过几人。

戎玉蕊坦言,传承教学多年,“半途而废”的学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人因为身体“吃不消”或是自认缺乏天赋而退出。即使身体条件允许,后天的努力过程中,各种不可抗力也不容小觑。对朱益萱和她的同龄人而言,更难跨过的一关在于如何“坐得住”。鲁绣在传承中最大的问题是“学习周期长,市场效益低”。鲁绣技艺精巧复杂,需用数年时间沉心打磨技艺,一幅大型鲁绣作品更是需要一年左右的制作周期,大部分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难以平衡艺术爱好和生计的矛盾。

幸运的是,鲁绣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扶持,近年来,发展渐有起色,有了一定的经费扶持,也开始进校园、进社区。2021年,鲁绣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抢救与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扩大鲁绣的知名度,依旧任重道远。

随着物质经济条件的发展,刺绣的功能早已由实用转向审美,老一辈鲁绣手艺人努力让这门技艺带上一些生活味。从装饰画到旗袍、手包,鲁绣作为点缀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戎玉蕊介绍,近年来,老一辈鲁绣手艺人思考如何让鲁绣贴近生活,出现在各类生活用品上。朱益萱则开始尝试鲁绣的活化发展,在构图设计阶段注入更多巧思,创作了泉城、生肖等创意IP。

“常规鲁绣作品耗时长,初学者难以接受。我和母亲一直在研究上手、出品都能快一些的作品形式。”朱益萱表示,带有鲁绣工艺元素的胸针、耳坠等小物件,通过几个小时的体验可以当场完成,成品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让顾客更有成就感,爱上自制的小物件,也爱上鲁绣。

在扩大知名度这件事上,鲁绣的传承人都在各自努力,探索方法。“鲁绣的从业人数少,很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去做,事情推进往往较慢。”朱益萱表示。但这些困难并不妨碍鲁绣传承人在探索过程中做出亮眼的成绩,带给人全新的审美感受,让鲁绣之美以崭新的面貌绽放在齐鲁大地。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滚动:唐朝的时尚风尚标和盛世审美意象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美]陈步云著廖靖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唐代金银器研究》齐...

环球观天下!鲁绣:低迷中如何开出花来

大众日报记者王臻儒刺绣,古称针绣,以针引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造图案。刺绣历经数千年历...

天天实时:到羊城的“冰天雪地”里参加企鹅见面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企鹅见面会在广州正佳企鹅冰雪世界...

【独家】独秀书房首家职业学院店落地梧州

梧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时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浪涛,副院长姚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全球通讯!《面影2.0》广州首演 聚焦老年人精神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黄心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3月17日晚,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携手青年编舞...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