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提问:
我自己有些回避型人格,工作中的上级偏偏都是焦虑型人格,会对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指手画脚。我感觉上级总是过度放大对我的关注,让我有种被透视的感觉,而且焦虑型真的是看见回避型就喜欢索取情绪价值。
(资料图片)
比如说,第一份工作我应聘的是软件开发,打算走好技术这条路,可焦虑型的上级认为我不善于和同事交流,美其名曰培养我的协作能力,安排了许多沟通事务,见我非暴力不合作,他就挑剔我工作报告中的小错,甚至刻意刁难,我只得提出辞职。第二份工作中,焦虑型的上级也对我格外关注,同组其他人他注意不到,就要抓住我帮我解决工作产出问题。该怎样让上级客观地看待自己,我要怎样调整自己与上级的相处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
提问者感觉“被透视”,心理学中还真有“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一说,大意指个体高估自身心理状态被他人知晓的程度的一种倾向。
从提问者的叙述中,也能看出提问者喜欢使用一些心理学相关的流行词汇,“焦虑”“回避”“情绪价值”“性格特征”“非暴力不合作”等等。这或许就是问题的根源——自恋与错误聚焦。
自恋
心理学家就“人是否能听见他人心跳声”做过实验(原报告未考证),结论是,人只有在高度关注自身时,才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而他人不但听不到,也不关心,不但不关心你的心跳,也不关心你的思想和情绪。
这是自恋者无法面对的现实。自恋使人对自己的情绪过于敏感,并认为他人也会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实际情况却是:你所体验到的自我未必那么清晰,表现出来的也是,他人并不能由此判断你的状态;同时,他人也和你一样忙于关注自己,不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力给你。
所以,“过度放大对我的关注”的人,很可能不是领导而是提问者自己;“注意不到”他人之间互动、从而认为领导只和自己互动的也是提问者自己。基于自恋,高估自己的人际价值,将他人普遍、随机的行为(一些正常的工作交流或安排)视为有针对性的,那就只能看到变形的现实,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
错误聚焦
说到注意力的分配,关注自我时,就关注不到他人了,这还不要紧,一旦连工作都不关注了,那还发展什么。如果提问者能具体谈谈那些“小错”“工作产出”,以及自己为了走技术之路进行的学习、实践、储备,相信状态会完全不同。
沉浸工作的体验,是坚定、深刻、安全而有成就感的,和提问者那些琐碎飘忽的情绪全然不同。而一个真正聚焦工作的人,也会得到导师、上级的尊重与善用,谁会放弃切实可用的价值呢。与其“转移导师的注意力”“让上级客观对待自己”,不如聚精会神提升技术,技术确实提升不了的话,看看别的工作——工作本身。
滥用不如不用
心理学受到大众喜爱是好事,如果停留在一知半解、概念滥用的层面,就没那么好了。因为“不准确的概念化”会对人的思维、行为形成不必要的限制,甚至取得反向效果。而收集、卖弄、随意使用心理学名词,妄图诊断、治疗他人的过程,也会占据注意力——像自恋一样耽误工作。所以滥用不如不用。我们欢迎每个人投入真正的学习,获得扎实知识与促进,而非肤浅自得。
标签:
树洞提问:我自己有些回避型人格,工作中的上级偏偏都是焦虑型人格,会对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指手画脚。我感觉...
江西婺源篁岭的油菜花梯田美如画。篁岭景区供图在浙江省德清县春晖公园,郁金香吸引市民游客。王正摄(...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张楠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第二十七届香港国际影视展,正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
听上去人畜无伤的氛围音乐,其实暗含着反抗精神。在表达欲旺盛,渠道多元的时代,每个声音都在最大程度...
【影视锐评】 当前,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等“微”体量的影视作品逐渐走进观众视野,“短平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