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新喜剧之光如何延续

  • 2022-12-25 15:54:16 来源:齐鲁晚报


(相关资料图)

近日,黑马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收官,虽然出圈作品不像上一季一样扎堆,但《进化论》《少爷和我》《代号大本钟》等优秀的喜剧作品也让观众开怀大笑。喜剧大赛把新颖的喜剧呈现给观众,而新喜剧的惊喜如何延续,值得思考。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比较受关注的组合有“某某某”“少爷和我”“胖达人2”“小婉管乐”“酷酷的天放”等,受关注的作品有《少爷和我》《警察和我》《进化论》《排练疯云》《黑夜里的脆弱》《代号大本钟》等,但这一季节目没有第一季好笑了。节目不好笑,有创作风格上吃第一季红利的问题,有创作心态上急于求成、创作风格趋于保守的问题,更有本季不少节目走入内容创作分众化、圈层化的问题。

第二季节目最炸场的作品当数“少爷和我”组合的《少爷和我》《警察和我》《德古拉和我》《少爷和小姐》《警察和我之蛇我其谁》等,这几个故事,通过“少爷和仆人”“卧底和警察”“吸血鬼和人类”等主角人物的错位反差制造喜剧效果,节目的内核是对流行文化的解构与吐槽,但观众想要全部捕获这些笑梗,需对“霸总文学”“吸血鬼文学”“警匪片”等有了解和认知。比如《少爷和我》讲述傲娇仆人和朴实少爷的反差感故事,贡献了“我龙傲天要誓死守护刘波”“你触碰到了我的逆鳞”等包袱很响的台词,但只有“霸总文学”“玛丽苏文学”受众才能看出门道。“少爷和我”的创作者鑫仔、张哲华很有才华,细节化的表演也很抓人,但他们的几个故事没有明确的“成长”“梦想”等主题表达,更多的是对流行文化的解构和吐槽,需要观众先进入一些流行文化语境,才能感受到节目传达的笑料。

再比如《伤心侦探》将喜剧与音乐剧融合,讲述福尔摩斯与邪恶博士莫瑞亚蒂的故事。音乐剧与喜剧的融合本身就很冷僻,还需要观众对古典侦探故事有一定的认知度,才能理解作品中的一些笑点。此外,《超快乐男孩》《我要当rapper》等故事,也需要观众了解选秀老梗等才能感应到其传达的笑料。

此外,节目作品创作趋于保守化,还导致有的作品出现口碑危机。比如讽刺“乙女游戏”玩家的《男友来了》,吐槽女玩家幼稚无脑、工作浑水摸鱼、沉迷游戏,这种对游戏玩家的刻板化呈现,被认为是抹黑玩家,节目引来某款游戏制作方的抗议,引发版权问题讨论。最致命的是,这个节目一点都不好笑,节目选题非常窄众,可以判定该季节目创作的选题和出发点出现了问题。这种对某种流行文化用户的刻板化批评,需要做好用户基础调查才可以,脱离现实的创作,很容易走偏。而以“中国式亲情”为切入点的《妈妈的味道》也是个观念很保守的作品,亲情绑架一切,强行上价值观,观众就很反感。

总的来说,相比第一季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不少节目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圈层化、内容窄化了,且价值观传递趋于保守。第一季节目中,王皓、史策的系列爱情故事表达,张弛、蒋龙系列节目对追求梦想、不断坚持的多角度表达,大锁、孙天宇对社会流行现象的吐槽和玩梗,以及合文俊、宋木子、李飞三人的“耍狗坨子”纯哗众取宠式表演,都能让观众迅速被吸引,进入节目的喜剧氛围中,观众不需要任何门槛就能完全理解这些节目在讲什么,很容易有群体性共鸣。节目圈层化不代表节目品质严重滑坡,但是圈层化、分众化很难出现最大爆点。第二季的很多作品追求精致、完美,但少了对普通观众的最大共鸣的挖掘,不少被节目组推崇的所谓好节目都是“喜头悲尾”、泪点太多的作品,让来看喜剧的观众无所适从,新喜剧创作再次踏入套路创作的窠臼。

像第一季节目一样,《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最大的功劳是又发掘了一批喜剧新人,而且这些颜值高、不以“审丑”为卖点的喜剧人,改变了观众对喜剧人形象的认知,原来喜剧人不是定型的,有所谓外貌“优势”的演员,普通舞台剧演员照样能演好喜剧。

比如拿出《千年等一回》《大放光彩》等作品的“小婉管乐”组合,由两个漂亮时尚的女孩组成,她们以独特的肢体语言表演吸睛,诠释的白蛇、青蛇、舞女、特工、地主等角色,充满表演的魅力,让人感觉新奇好玩。“少爷和我”“酷酷的天放”“某某某”等组合的成员大多都是帅气年轻的演员,有深厚的舞台功底,但缺少更大舞台,这档喜剧节目让他们被更多观众看见。导演宁浩在节目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以前找喜剧演员更关注黄渤、徐峥这种外形有喜感的,但现在发现有英俊外形的演员也可以演好喜剧,青年演员越来越自信。多样化的演员加入喜剧阵容,首先打破了观众对喜剧演员的固有认知,其次也让行业对喜剧演员的选择范围拓宽了。

第一季节目中的王皓、史策、张弛、蒋龙等喜剧演员,今年开始出演更多影视剧作品,第二季节目中的不少演员也得到了宁浩、陈正道等导演的青睐,支持优秀的喜剧人才到更好的舞台,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大的功劳。

喜剧大赛让素描喜剧(Sketch)、漫才、默剧、物件剧、音乐喜剧、独角戏、黑场剧等不同类型的新喜剧元素被观众所接受,为观众带来对喜剧的全新认知,但形式上的大融合并不是最终目的,作品从内容到价值观脱胎换骨的创新,才是新喜剧真正走下去的支点。第一季节目中“封神”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偶像服务生》《这个杀手不大冷》《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笑吧,皮奥莱维奇!》《水煮三结义》《父亲的葬礼》《一出不好戏》等作品,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编剧能力。新喜剧的核心还在于编剧的培养,找到了新喜剧的形式并不能一劳永逸,培养观众的喜剧审美,将整个行业做大,还需要好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新喜剧之光如何延续

近日,黑马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收官,虽然出圈作品不像上一季一样扎堆,但《进化论》《少爷和我...

世界热门:剪不断理还乱的剔书

时近岁末,哩哩啦啦前后历时大半年的蜗居装修总算结束了。其实早就有装修的念头。只是因为单位要进行老...

珠海澳门联袂推出原创歌曲《我的母亲我的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流经珠澳两地的同一条水道,在珠海段叫“前山河”,在...

北京与维也纳联动举办新年音乐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12月23日,北京音乐厅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新闻...

“《小王子(图像小说)》名绘、名译访谈”线上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接力出版社在线上举办“这个冬天,没有人不需要...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