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资料图)
大众日报实习生 王 岩
世界杯来了,又到了“秉烛”看球时间。足球盛宴给了人们又一个熬夜的理由。但“越夜越清醒”这件事,世界杯只能算诱因之一,它在近几年,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睡得着的人惹人艳羡,睡不着的人却仍有自己的执念。“众人皆睡我独醒”的生活状态,甚至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亚文化。璀璨夺目的霓虹、即点即送的外卖、零点折扣的电商活动,热闹非凡;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黑眼圈、脱发,带来无尽烦恼……可就是这些看似彼此矛盾的事物,又能和谐共生,令“熬最晚的夜,喝最烈的酒,敷最贵的面膜,吃最多的保健品”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作息常态。但困惑依旧存在——熬夜,于生活而言,到底是“蜜糖”还是“砒霜”?
晚上11点前就寝的仅5%
围绕熬夜,有专业机构曾对1857人发起调研。数据显示,其中69.1%的人通常零点以后入睡,更有33.2%的年轻人一直拖到凌晨1点才睡,能在晚上11点前就寝的仅占5%。报告显示,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每天都熬夜。很多人践行着“熬夜梗”——“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与不少70后、80后熬夜源于“睡不着”不同,很多90后、00后,是“主动性熬夜”。今年26岁的职场新人刘珊(化名)给记者捋了捋自己晚10点后的生活安排,洗漱完毕窝在床上,一手往嘴里喂零食,一手划手机追剧、聊天、打游戏。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唯有到“眼皮不停打架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倒头大睡”。
在刘珊看来,这三个小时在一天中“格外珍贵”。“白天工作中要处理业务,跟同事、客户打交道,必须管理情绪,保持好状态。只有夜晚的时间是留给自己的。”她告诉记者,每天在通勤上就要花费将近两个半小时,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
“如果我都用来睡觉,感觉损失了很多放松的时光。”她也并不认为,挤出睡眠时间来看肥皂剧、玩羊了个羊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反而更像是在这类“放空”中实现了状态和精力的“回血”。
熬夜普遍化,也是小屏交互时代的必然产物。白天社交疲惫的人们本能地会对独处时空产生迷恋。而线上生活就是独处时空的一个变种。在视频软件看电影,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在淘宝购物,在小红书种草,每个App都是一个小世界……这样的刷屏,满足了个体不同的生活需求,也关联着各种不同爱好的朋友们,搭建起一个又一个熬夜社交圈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从低到高五个人类需求层次,在生理和安全需求达到满足之后,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将成为人类维持生存新的激励因素。对于活力旺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说,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加旺盛,“赛博”空间给年轻人提供了社交和自我展示的舞台,社交需求被广泛挖掘,庞大的信息流和互相交流同好的小圈子占据着年轻人的时间和注意力,不知不觉就熬了一个又一个夜。
从某种程度上说,熬夜文化的流行也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风靡一时的“网抑云”正是人们压力和迷茫情绪的一种外露。“网抑云”是音乐App网易云的谐音,因为在网易云歌曲尤其是伤感音乐的评论区有许多表达悲伤、压抑、失落和孤独的评论而得名,这些评论遣词造句未必精巧,道理未必深邃,但是却说出了许多年轻人面临的失落失意瞬间。深夜网抑云就是通过听歌、评论的行为释放压抑情绪来缓解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所以,很多熬夜者喜欢说,“只要睡得足够晚,悲伤就追不上我”,夜晚自然成了他们喘息和疗愈的时间。
加班文化“衍生品”?
除了熬夜冲浪的人,熬夜党的中坚力量还有被架上熬夜这艘大船的加班党。调研显示,自由职业者、互联网和金融工作者跻身最爱熬夜行业排行榜前三名,以BBAT(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腾讯四大互联网公司首字母缩写)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不断求新求变,包容度和自由度高,薪资水平高,接触内容前沿,是各专业领域年轻人的心头好。但是互联网企业更新迭代速度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工作强度非常大。晚上12点的互联网科技园区常常灯火通明,尤其是研发岗位的程序员,熬夜加班已是常态。打工人们不得不卷起来,成为奔涌的浪潮中一颗身不由己的小石子,被推着不断往前。
搜狐CEO张朝阳自述每天只睡4个小时,并鼓励年轻人睡得越少,时间越多。在这种氛围和价值观激励下,员工都陷入了一个怪圈,仿佛不熬夜加班就是不努力,就成了搞特殊,按时下班的人被看作没追求、没出息。
实际上,这种被动熬夜的背后,是加班文化。但加班文化不等于精英文化,也不意味着完成更多更好的任务。人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之中并不利于创造性的激发。植物不能一直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夜间集中进行呼吸作用来促进成长,人的机体和大脑更需要休息,高强度的加班对员工身体将是一种不可逆的伤害,各种急性心脏病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大厂员工的健康问题屡屡在网络上引发讨论。
“更何况加班并不意味着绩效的提高,倘若是形式主义的加班只会导致低效工作,而一直机械化处理工作,没有反思的时间,工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唯加班论,劳动者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劳动者的劳动意愿一定会下降。”在某国企任中层管理的赵磊(化名)认为,熬夜不应成为加班文化的“衍生品”。“如果说,熬夜对人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话。那么,如是的企业文化带来的工作压力,让熬夜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常态,也会对职场人产生困扰,造成更大的焦虑。”
熬夜也实打实地成为正在弥散的心理问题。现实社会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工作压力的加大,本就令睡好觉实现起来并不那么轻松。能否“保障一个良好的睡眠”,其实还给很多中老年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睡得香甜”甚至成了不少睡眠障碍者长期性的“奢望”。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失眠只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常见表现。带着“怎么总睡不着”“要是明天还这样可怎么办”等等的担心和恐慌,睡眠障碍还能使人变得敏感、心烦、急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势必对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夜生活怎样才算“香”
在熬夜、失眠的普遍焦虑中,人们开始进行各种奇葩的“自救”,尝试用各种手段找回睡眠。各类助眠产品成为人们网购剁手的大热门。睡眠仪、褪黑素、硅胶枕、养生代茶饮等等。有购物平台数据显示,睡眠仪年成交额同比增长914%,褪黑素年成交额同比增长40%。
焦虑到极致,还有了新变通。一种“与其睡不着,索性欲擒故纵吧,或许放睡眠一马,能另有收获”的想法流行开来。夜文化大行其道,就给了夜生活这种消费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1/2,夜间餐饮消费的发展也势头迅猛,下班后约上三两好友喝点小酒,吃点夜宵,谈谈工作,聊聊人生,成了很多上班族的固定轨迹。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6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5%,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夜游更是成为旅游的新风向,像灯光秀、烟花秀都是夜间限定景色,而且相较于白天的拍照打卡,夜游更能体会一个城市的烟火气,重庆洪崖洞、北京颐和园等等独具特色的夜景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一些特有的文化IP也就此产生。北京的潘家园鬼市是北京现存三大鬼市之首。北京有句老话: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其半夜而合,鸡鸣而散。鬼市上多的是老物件,很多外地商贩也慕名而来。由马伯庸小说改编热播的悬疑网剧《古董局中局》的主角许愿就是潘家园古玩市场中的一个小老板,展示的鉴宝手法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给潘家园又多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这也吸引了更多人为体会老北京特色专门熬夜去打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让夜生活有了一种文化上的生动循环。
但夜生活的呈现,也并非一味地鼓励众人放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聪颖表示,到底怎么对待睡眠,怎么对待夜晚,大约还是要用松弛的心态理性地对待。多彩的夜晚是人类探索开拓时空的体现。从前小农经济以农业为中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多样化的产业打破了时空界限,科技让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再完全受时间限制,夜晚的时间被拉长、延展,夜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丰富的夜生活是生活的调味,熬夜却不能成为常态,尤其是控制不了的熬夜。任何一种健康的文化都不应该是以焦虑为基调的。当处于痛恨熬夜却因为不能自控或者难以入睡被动熬夜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自我状态了,拒绝自我消耗式熬夜才是正确选择。
标签:
大众日报记者田可新大众日报实习生王岩世界杯来了,又到了“秉烛”看球时间。足球盛宴给了人们又一个熬...
最近,电视剧《卿卿日常》热度颇高,一经开播就抢占了多个数据榜单的榜首,成为爱奇艺史上热度最快破万...
作为《披荆斩棘2》的衍生节目,《我们的滚烫人生2》继续进行着属于男人之间的故事。披荆斩棘,过滚烫人生,...
数十载买书,淘书,不知不觉间,家里已经藏书两三千册。对我而言,这些书有生命,有灵魂。独坐书房,大...
“大家好,我是小佳,大家看到我讲话这样,可能会有点奇怪,但大家不要紧张,不会传染的,我讲话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