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因疫情邻里关系重建而被“刷屏”引用的项飙和“附近的消失”到底说的是什么

  • 2022-04-19 10:48:57 来源:文汇APP

从小区微信群里上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到公寓楼里被各类物品堆满的互助小推车,再到“00后”UP主将自己做楼长的经历拍成“VLOG”……很多人的一个亲身体会是,消失多年亲密的邻里关系,在疫情隔离期间重新建立起来了。年轻人对于那句小时候常常挂在父母长辈嘴边的“远亲不如近邻”,突然有了亲身的体会。

针对于此,人类学家项飙曾经的观察“附近的消失”被自媒体反复引用“刷屏”,借以阐释现代生活里的邻里互动。

那么,项飙的“附近的消失”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

自媒体所引用的这一概念,引自项飙在节目《十三邀》的阐释。简单来说,即“对于自己周边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那种愿望或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失,与另一种“超越”,形成了一组非常有意思的对照。他这样举例——

如果你问年轻学生,父母的工作是干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当时买这个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关系?然后你的学校是怎么一个过程?

他们描述不清楚,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有点无聊、有点不重要。他们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超越”这些,比如他们对要实现考好大学相关的世界排名、托福GRE怎么考这个系统很清楚。

这种“超越”不好吗?并不是。只是“超越”的意识原本应带来的,对于现实的“回观”不存在了。只有“超越”的结果是,回看自己身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要抛弃、要离开的东西”。

再换个角度看,是个体认知层次的断裂。即“家里头”与“全世界”两头之外,以附近为代表的的其他层次的退场。

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项飙所观察到的“消灭附近”是带来效率与进步的——与其说是附近“蒸发”,不如理解为借由大数据和信息化承载而被“转化”掉了。

但这种效率与进步所带来的的生活转变,也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逻辑。

比如,我们依靠社交软件去认识婚恋对象,与其说是信任大数据匹配和海量注册增加的机会,不如说是失去在“附近”构建爱的关系的能力或信心,甚至于是消灭对于这种可能性的想象。

(二)

项飙又为什么提出这样一种观察?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项飙是谁。

项飙出生于1970年代的温州。上世纪90年代初,18岁的他考入北京大学。改革开放浪潮下,这座南方小城中的一批人,北上南下从商。身在北京求学的项飚,就关注到北京丰台区浙江商人的旅居社区“浙江村”。所谓村,并非自然村落或行政编制,而是聚居地。这些浙商在北京主要从事服装、五金电器、小商品、窗帘布艺等商品批发,因为比较强烈的同乡观念,聚居在一起。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发生转变的生动缩影。

最初,项飙以同乡身份,将自己的观察,写成论文《北京有个“浙江村”》,参加1993年北京大学第3届“挑战杯”竞赛并获得北大一等奖,引发学界很大反响。此后,他持续深入,通过长达六年时间的参与式观察,最终完成了《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本科完成如此独特、深入洞察的他,很快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获得北大硕士学位同年,他受邀免考牛津大学博士。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正是这一期间的研究成果。其所关注的,已经从国家内部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经济变迁,延伸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回溯其成长背景和研究脉络,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所谓“附近的消失”的观察从何而来。

他所生长的浙江城市温州,对于亲族同乡有着较为强烈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即便在市场化浪潮下,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依旧有着生动的延续。而进入新千年,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在改变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转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他过去研究对象那样依赖“附近”“多层次”的人际关系与经济结构。而这或许也就使得人类学家身份的项飙,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和思考。

他所主张的“附近的消失”,在人际往来方面,既能够解释因为疫情居家后连接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同时也指向更多现象与变化。比如,对于层次感缺乏感知,其所感受到的世界是扁平化的。这种扁平化既指向邻里在个人生活里的“隐身”,同样对于社会生活认知中“小世界”构建的不完整。

项飙曾在采访里提到,在工作场景,倾向于把人打成“原子化”,与同事间的额外交流非常少,这就打碎了一层人的重要关系,使得人在职场失去了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他们哪怕拿着几十万元的年薪,也觉得生活不好”,在项飙看来,这正是因为他们很难在现实中切身了解其他群体是怎样生存的,“只看到自己的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把生活过成了一个单线项目。”

在项飙看来,如果一个人有强大的“小世界”,会更从容。而“小世界”除了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朋友外,了解物理空间“附近”的人及构成,就会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比较客观,就会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也就会比较从容。

而这种困在“原子化”与“世界化”的我的认知中的,其实不止年轻人。逐渐适应网络信息空间的部分中老年人,同样也在不知不觉中,“更愿意”接受并认可网络所传递的信息与观点。而这类信息通常又通过大数据筛选,强化他的既有认知,使之受困于“信息茧房”,更难去勾勒客观现实的全貌。

从传播学来看,“附近”所包含的人际传播,原本是意见观念、信息事实交流交换的缓冲空间,当这一层被抹去,撕裂与矛盾被更情绪化、更极端地呈现于互联网这一更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所带来的紧张焦虑都是每个个体所不能承受之重。

(三)

那么,重提“附近的人”与学者项飙,之于当下来说有什么价值?

项飙作为学者尤为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自本科针对“浙江村”研究开始所秉持的——“我相信长时期的观察是了解事实细微肌理的唯一可靠的办法”,一直被他坚守下来。

这种理念,使得他能够在20多年后,以个体经验为出发点,围绕议题,将习以为常的现象问题化,“再放回经验的抽屉”。吴琦将其总结为“把自己作为方法”,并以此来命名他与项飙的对谈录,试图凸显原本附着“自我”之上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关系。

而仔细追究,其实这是再朴实不过的、尤其是作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基本素养——不是带着问题去观察,而是带着真诚与热情投身其中。只有当个体沉浸其中,方能以一种对“现实”的谦卑姿态,给出带有温度与关怀的思考。

回看自己本科时写就的、引发海内外学界轰动的《跨越边界的社区》,项飙不止一次表达过:“如果说《跨越边界的社区》有什么特别的优点,那就是我对调查对象的超乎寻常的熟悉亲密程度。这种熟悉,只有靠开放的、长时间的、不赶任务的‘浸泡’才能获得;没有这种熟悉,就不会有真正贴切和丰富的分析。”

他曾说,人类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你失望”。所谓“失望”,并非现实残酷与打击,而是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很有道理,而且能和很多大的理论连在一起,但你一要问现实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的一种“落空感”。

而作为学者、研究者,“那个落空感很重要,它就会逼着你去想新的现实背后的道理。”

这一套观念,之于普通人也一样适用。在撕裂冲突的舆论场与真假难辨的信息场,或许我们可以先放下这种赋予外在意义的强烈冲动,重新回到自己的附近,去全身心地投入现实,在实践中体察感悟,其并不一定通向最终答案或者终极意义,但却有助于更清醒、理性地看待问题。

图:节目截图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热消息:从“精致穷”到“精致抠”

大众日报记者朱子钰买大牌平替、自带杯子买咖啡、转让二手闲置、在各大平台四处比价……表面光鲜亮丽,...

当前报道:探秘地球科学 地质公园可游可学

文 羊城晚报记者黎存根封开千层峰景区供图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徐志彤摄(资料图)惠州象头山花石头学校...

片长超3个小时的《阿凡达2》归来还是那个味?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水之道,连接万物……”11月2日晚间,20世纪影业官方微博一次性放出电影《阿凡达2》...

当前视点!毛尔南:打开小剧场儿童戏剧的魔法空间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琤毛尔南受访者供图结束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闭幕晚会戏剧组导演工作后,中国儿童艺...

《浪迹声涯》:音乐就是要让我们忘形

谁说刘索拉只是在回忆乐队的往事?她是在告诉读者,能够在音乐中忘形的乐队才是好乐队,但听话听音,她...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