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 正文

万籁共生,让时间回答时间

  • 2022-03-02 16:44:03 来源:新民晚报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年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场效果图

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

徐累,《世界的云和山》,90×65cm ,绢本,2021年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350×48.5cm,亚克力,金属材料,电动轨道,2022年

王郁洋,《雪人》,265×190×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

体育精神超越国界,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自信、开放、从容的中国。而将于2022年4月23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绿地花园和军械库开幕的第五十九届威尼斯当代艺术双年展上,中国又将如何融合古典哲学与人工智能,从中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与诗性精神出发,去回答当下受到各种挑战的历史时刻的人类所面临的那些共同问题?

“中国馆将综合呈现不同时代中国人眼中的艺术,打通古今、中外的界限,展现一个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本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如是说。

融合历史与未来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来自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的同名儿童书《梦想之乳》。耳朵上长出翅膀的小男孩,把羊肉做成玫瑰花的屠夫,与鳄鱼成为朋友的孩子,困在啫喱蛋糕中的秃鹫——这些都是奥诺拉·卡林顿的《梦想之乳》中的角色。在总策展人阿莱马尼看来,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回应了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且“疑虑弥漫在科学、艺术和神话中”的时代。

什么构成了生命,以及植物和动物、人类和非人类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对地球、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的责任是什么?没有我们,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应对本次双年展的三个主题:“身体的表现和它们的蜕变”“个人和技术的关系”“身体和地球的联系”,张子康和策展团队将中国馆的展览主题定为“元境(Meta-Scape),通过不断比对知识谱系,生成理趣相映的作品维度,打通古今、中外的界限,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受惠于以“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境(jing)”的启发,从疆界、边界,逐渐延伸为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精神界域,并衍生出“取境”“意境”“化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等美学概念,都旨在提示一种“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生命价值”。而“元境”中的“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初始、开始,同时也有“无限”的含义。与“元宇宙”所指代的虚拟现实不同,“元境”更加强调文化的融合与创造。展览共分为花园与展厅两个区域。花园区域摆放的是王郁洋的雕塑作品《雪人》,展厅区域分别是央美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集体项目《丛林》、徐累的《兴会》(2021年)、刘佳玉的《虚极静笃》以及王郁洋的《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2021年)。三位艺术家与一个联合集体项目共同构筑了“元境”的空间叙事。“正是通过艺术家们游离在历史与幻想世界的创作,我们试图打通古今和中外的界限,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串联起新的关系,去回望未来。”

从钱学森到AT小组

作为今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主题,“元境”旨在面对当下“人—技术—自然”的人类境况,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作为一种原理性观念。

张子康表示,从一开始,策展团队就受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思想的启迪。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中国传播时,钱学森敏锐地发现其所包含的人机结合与心灵意向,可以对接于中国文化传统关于“境”的诠释,为此,他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并且将其中的“虚拟性”理解为一种中国式的感知自己的方式。“我们因此将展览的古典哲学背景嫁接在基于中国寻求现代化过程的经验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为主要媒介,通过‘造境’的美学形式,借由植物、山石等符号形象,在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的关系与呈现中,展现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结构’,讨论人类为未来世界的共存所设定的文明路标。”

AT小组是中国馆历史首次参与的艺术家团体。AT是“艺术”(Art)与“科技”(Technology)两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有9名固定成员,是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孕育而生的青年艺术家小组。他们的项目《丛林》作为展厅内部的视觉线索,提示了“人——技术——自然”在当下的共生关系。展厅中,通过人工智能学习、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植物形象生成的虚拟数字植物被打印在镜面材料上,观众的形象同时也投射在印有植物的镜子中,集体记忆与机器学习,人工与自然、现实与幻想被并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未来世界的投影。

对话虚拟与现实

与室内AT小组的《丛林》形成对话的,是花园区域摆放的王郁洋的雕塑《雪人》:一个是在室外自然花园中的工业化材料作品,一个是室内人造空间中的虚拟植物。工业化产物与自然生态,虚拟想象与现实世界,藉由这两个作品完成了交融。

王郁洋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雪人》和《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聚焦在他关注的人造现实、媒介、历史感知和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刘佳玉则是90年代艺术家的代表,这代人视野更加全球化,对新媒介语言的创作也比较敏感。她的作品《虚极静笃》,将计算机算法应用于中国传统绘画,借鉴“禹贡”的概念——以人工智能描绘地图的方式重塑中华地貌,为中华文明创建了崭新的地理起源,通过虚拟和现实空间的拼贴,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

过去三十年,徐累以“时间的回光”“时间的轮回”“时间的交错”等作品不断展示着中国古代艺术及哲学的核心概念“时间”的当代性的诠释。2018年以后,他尝试重组艺术史图像,呈现“可移动的时间”。本届参展作品《兴会》延续了这一概念,以中国古代智趣玩具“七巧板”形成作品象征结构的模型,从世界艺术史包括宋画、文艺复兴艺术、波斯细密画、日本浮世绘等中采撷的树木图像,通过机械装置缓速运动,在错位中叠现,代表着异度时空的文明形象,隔空相望,彼此互问,并产生共生的“当代”之眼。

结语

中国,一个同时具有悠久历史,以及巨大能量和活力的古老国度,如何以中国式的智慧,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面对当下的“变局”。张子康表示,当用根植于传统道家思想的“大有”与“大无”的辩证思维,与当下的“去人类中心化”思潮碰撞时,时代所展现的人类与自我、与社会,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更需要从一种深层的生态意识角度来思考。作为展览的“元境”,营造与呈现了一种万籁共生的宇宙意识,它思考的出发点不同于“元宇宙”,而是从中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与诗性精神出发,“造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区隔,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正是要超越现实的藩篱界限,通过平视而得观想,从而获得人类精神的共生,构建人类共同的未来。

标签: 2021 人工智能

推荐阅读

天天热消息:从“精致穷”到“精致抠”

大众日报记者朱子钰买大牌平替、自带杯子买咖啡、转让二手闲置、在各大平台四处比价……表面光鲜亮丽,...

当前报道:探秘地球科学 地质公园可游可学

文 羊城晚报记者黎存根封开千层峰景区供图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徐志彤摄(资料图)惠州象头山花石头学校...

片长超3个小时的《阿凡达2》归来还是那个味?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水之道,连接万物……”11月2日晚间,20世纪影业官方微博一次性放出电影《阿凡达2》...

当前视点!毛尔南:打开小剧场儿童戏剧的魔法空间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琤毛尔南受访者供图结束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闭幕晚会戏剧组导演工作后,中国儿童艺...

《浪迹声涯》:音乐就是要让我们忘形

谁说刘索拉只是在回忆乐队的往事?她是在告诉读者,能够在音乐中忘形的乐队才是好乐队,但听话听音,她...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文化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头条